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渭北春雷》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渭北春雷 () >> 117登玉垒俯瞰伟业貌 过古镇论说武侯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07279/

117登玉垒俯瞰伟业貌 过古镇论说武侯错(2/12)

它能将上游冲来的泥沙卵石,甚至千斤巨石,巧妙地运用离心作用,轻而易举地抛入外江。并且很科学地控制了宝瓶口的水位,保证瓶口不被堵塞,成都平原不受水患。”

老蝴蝶看着说:“就是那个不起眼的堤堰,咋可能起那么大的作用哩?再说,过去没有水泥,石块在水里怎么摞得住?几天就被冲完了。”

江妹子说:“过去是用竹笼拢石堆砌,年年加固,现在早已用成混凝土,一劳永逸,多年维修一次。单靠飞沙堰还不成,主要还有金刚堤分水鱼嘴。三者紧密配合,相互依存,结构严谨、布局完善。一直互相制约,形成有机整体,离了谁都起不到分洪减灾、引水灌田的作用。”

常大伯说:“只可惜在这里看不到全貌,咱不说了,快走吧,到山上能看见了再详细讲解。在这里就看了个宝瓶口,下来看啥呀?”

江妹子说:“那就走安澜索桥吧,从这里向左转,一会就到了。”说着就走在前边带路,走了一会,她就指着前边说:“大家看哪里就是安澜索桥的入口处,这座桥全长二百八十米,横跨内外两江,是三大主体工程、二王庙以及松茂古道的重要枢纽。看着简易险峻,其实却很牢固。”

小乔插话说:“我好像听说安澜索桥是一对平民夫妻建造的,方便了当地居民,造福了川西百姓。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就叫成夫妻桥啦。”

江妹子又说:“不是平民夫妻,是灌县的秀才。要说这座桥的悠悠历史,可能不迟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过去修桥都是以竹为主,以前叫过平事桥、竹索桥、绳桥、竹藤桥等等许多名字。随着时代变迁,改朝换代,此桥多次毁于战火。明代建的索桥是木排石墩承托,用碗口粗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两边以竹索为栏,明朝末年又毁于战火。清朝嘉庆八年,灌县秀才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索桥。他们察看地形,翻阅资料,游说八方,筹集资金,请教当地技术工人,带领四乡百姓日夜奋斗,终于修成了上铺木板、旁设护栏的索桥。从此以后,两岸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地渡过岷江狂澜,故此称之为安澜桥。在没修此桥之前,当地有句民谣说:‘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可见这座桥对当地百姓是多么的重要。”

老蝴蝶说:“现在不会是清朝时修的那样子吧?如果还是竹索竹缆,说什么我也不敢上去。摇摇晃晃的,吓都吓死了,还能看啥风景。”

江妹子笑着说:“不是,不是,现在的桥下移了一百多米,还建立了外江水闸。以前的竹索竹缆都用成了钢材,承托桥梁的桥墩也是钢筋混凝土浇注起来的。人走在上边又平又稳,一点都不用害怕。清朝建的桥还保存着做为纪念,虽然能走,晃动太厉害,没人敢从上边过。”

常大伯说:“现在修钢筋水泥桥跟耍的一样,当然没人走竹索桥啦。留着也好,让人经常看着,就不会忘记为群众办过好事的修桥人。”

他们说着笑着来到桥上,果然安全可靠,没有多害怕的。杏花还是拉着两个孩子不敢松手,生怕她们从护栏的缝隙躜出去。大家手把护栏,在平稳的桥面上缓缓走着。常大伯抬头朝西望去,就见岷江之水穿山过岭,翻翻滚滚地咆哮而来,汹涌澎拜、波澜壮阔,使人大开眼界。那座索桥好像还维修着,上边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像长虹似的横跨岷江两岸。

他又转过身朝东望去,可以看见灌渠纵横,从江里分出来的股股清流源源不断地奔向成都平原,灌溉千万亩良田,使常大伯感叹不已。

大家走到中间部分,江妹子指着江心一片长形绿洲说:“这儿就叫金刚堤,它的迎水前锋叫分水鱼嘴,就是它们在这里把岷江之水分成内外两江,外江排洪,内江灌田。大家朝这边看,桥下是不是像头大鲸鱼伏在江心?而这金刚堤就是大鲸鱼的坚强后盾,再猛烈的江水也冲不动。”

祥合把老蝴蝶的轮椅转过来,他朝桥下看看说:“不怪叫个鱼嘴,还真像那么回事。现在用混凝土浇注,水不容易冲毁,过去没有水

状态提示: 117登玉垒俯瞰伟业貌 过古镇论说武侯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