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章 军政尽操六人手(1/2)
“陈相公,这边请。”
陈佑嗯了一声,跟在令史身后朝一处房间行去。
不过三十多步路,一间房门大开的屋子出现在眼前,门口立着两名赤手空拳的护卫。
从门口能看到里面已经坐了一些人。
陈佑脚步不停地走进门,直接走到仅剩的一个空位上坐下。
吱呀一声,房间门被关上,屋内灯火通明,映照出坐在屋子里的这些人。
政事堂三学士,枢密院三枢密,总共六人。
这是他们第三次聚到一块,病愈的马青也过来了。
这次同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首有两个位置,左边坐着王朴,右边坐着马青。
“将明到了,那咱们就开始。”
开口的是王朴。
他没多说套话,开门见山地问陈佑:“第一件事就是外戚卢家,将明你那边能不能确定太后和卢家是什么想法?”
陈佑还没观察完屋内各人神态,就不得不收敛思绪认真回答:“卢家的要求有三个。第一,卢孟达要在洛阳执掌一部分兵马;第二,卢仲彦积功升任节度使;第三,宝应侯实职节度使不变。”
说完,他补充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三个要求都可以接受,宝应侯调到江南一带,让卢仲彦去接替。一个是江南无战事,烟柳繁华之地最是消磨人心。另一个则是太原之地北为契丹,西为定难,职责甚重,卢仲彦乃是外戚,相比于其他将领更为可信,且父子相继,也可叫太原之地平稳过渡。”
其余几人思考一阵,皆是颔首认同。
王朴见状,看向马青:“那这事就这么定下?”
“可以。”马青点头,“挑几个地方让官家选,毕竟是太后生父,官家理应从孝道。”
君臣之道、长幼之道,纲常lún_lǐ一旦涉及到皇家,正着讲反着讲都有理。
“那就伯菁来挑吧,月初的两府议事中你提一下。”
“好。”窦少华干脆应下。
此事结束,进入正题。
王朴语气平缓地开口:“这次召集诸位过来,是有两件事情,需要在月初的两府议事中定下。另有三件事关系到将领调动,也要尽快做决定。”
“文伯你慢慢说,咱们一件一件过。”马青的声音重新变得中气十足。
需要在两府议事中确定的,一般都对军政百姓影响较小。
影响较小的判断标准就是: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闹出的乱子都能被两府轻松快速的解决。
阴暗点想,如果赵德昭的每一次决策都会有负面影响,哪怕闹出的乱子比较小,但连续几次报到他案上,没多久他就得厌烦做决策。
陈佑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只听王朴道:“那就先说那两件事,如果来年要举行科举,现在就得定下大概录取人数,各府军州秋解名额必须尽快确定通告天下。另就是官制事项,之前已经把具体内容送到诸位手中,现在就拿出来议一议,要是没问题,就拿到两府议事上去定下来。”
“先说科举吧。”开口的是宋敏贞,“去年刚选了三百多人,今年要是再选三百多人,到哪去安置?要么停一年,要么今年少选点,依我看,三十多人正好。”
“不妥不妥。”
反对的是王彦川,他食指点着扶手:“每次名额有多有少很正常,可这差了十倍,着实有些不妥。要是开科举,人数定在三百左右,要是嫌人多,就别开,停个一两年也无妨。”
陈佑适时插话:“我倒认为没必要停,五年以内都没必要减少人数。”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他。
他稍稍停了一下,语气坚定地开口解释:“理由有三。首先是如今大理寺、税务监等常年派人各地巡察,常常数州才能委派一人,人手极其匮乏,急需调拨人手填充,科举中试者或可调入其中、或可填补调人的空缺。”
一年三百个人而已,刚刚入仕单算俸禄并不多,只要有活干,朝廷养得起。
“其次,不论主贰官还是幕僚官,都尽量不要在一地长久任职,各地幕职调动,正可把这一批批考生放过去。几年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