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扩张与建设(2/2)
p>渔场的在新建一些工厂,准备生产鱼油鱼子酱还有一部分鱼胶。一些浅水地区也在改造,准备种植莲藕等水生作物。当然这里最大的就是因为堤坝的修建迅速扩张的水稻种植面积。
这些地方都在迅速吸纳散落在各个湖区的湖匪们。他们要么转成农民,要么转成渔场的工人。水上的巡逻队组建比较顺利,只是没有专用的船只而已。
不过顾明已经几次拒绝张春前往湖区进行考察,包括一些学生都被限制在王场和潜江县城周边的陆地上,不允许学生们深入湖区。说等到湖区改造完毕,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再说。
顾明很大的精力花在了水上巡逻队的身上,他已经几次要求徐正鹏能够过来帮他。但是军事工程院和绿湖研究所也实在没有人,所以一直拖着。
关键还是教育,没有人,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潜江和天门也开始了城市改造,小学,中学都在陆续修建。庞大的教师需求量,让蔡元培不得不筹建师范学院。
九月,沙洋的师范学院、文艺学院、矿业学院、音乐学院、警察学院纷纷建成或者扩建,这些学员的招收标准要比新民大学低一点。很快就招满了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
这使新民大学的学生达到了三万多人,比各地兴建的中学的学生还多。
胡适回来后,担任了文学院的院长。袁芳担任师范学院的院长,梁思顺担任音乐学院的院长,邝荣光兼任矿业学院的院长。周希哲兼任警察学院的院长。王场还在筹建化工学院。学院的老师都是新民大学的毕业生和研究员。这让这些毕业生有些怨言,因为原本他们是可以进入军事工程院和绿湖研究院。那里才是他们的理想。
蔡元培又在筹划建农学院和经济学院,新民大学到时候改成新民研究院,专门从事研究工作。
沙洋成了大学城,由于学生众多,衣食住行带动了商业和服务业。不过没人敢在张春的管辖区开mǎi_chūn场所,那是要杀头的。
雁门口的自行车厂又出了新车型,专门为学生设计,款式可比洋人做的漂亮多了,很快风靡四个县城。
沙洋县的建设经过了认真的规划,街道宽阔,绿化很好。由于县城常住人口突破了十万人,还在快速增加。垃圾处理厂规划成了一个庞大的厂区,巨大的沼气发生池,焚烧炉,发电站,污水处理池和人造湿地。对于第一次来处理厂参观的外地学生来说,这有些科幻。
仙女终于将公共汽车定型,还是批量生产。混凝土公路已经覆盖了新民大学辖区,并辐射到了白马、新民书局、小河口镇。沙洋县的混凝土路面也在从城区向沈集,后港衍生。
连接新民书局和沙洋的沙洋大桥已经开始规划设计。只是这个难度有些大了。
京山县已经完成了城市规划和改造。孙镜的野心很大,他要把京山打造成轻工业城。张春也支持他,新民镇的一些厂子也搬到京山县城去了。留下的都变成了新民大学的研究所。孙镜正在努力流通到白马河仙女的道路,只是他还没有能力铺设混凝土路面,只是按照城镇规划所出具的图纸先把路修通再说。
钟祥就差了很多。
钟祥现在还在为治理大柴湖而折腾。不过董必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偏重畜牧业,毕竟大柴湖如果实现建设意图,会有大面积的牧场和湿地。占了半个县。北部三个镇人口不多,集中后,也会留有大量的牧场。所以他发展畜牧业和肉食品加工,毛纺,皮革加工,油脂厂等等工厂。他有汉江的交通便利条件,这是京山比不了的。
应城、天门都还处在维持现状的军管阶段,能完成农村的土地改革就不错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