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 第六十八章 梦的艺术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05663/

第六十八章 梦的艺术史(3/4)

了一些:“后来屈原梦见了神仙,与治国理念有关,相比庄子的,主题是小些,但记述得更细致,更有美感了。《天问》和《离骚》,艺术性令人赞叹。”

“曹子建也梦见了洛神啊?”我问到:“他梦见的洛神与屈原的有区别吗?”

“有”小池肯定地回答:“屈原的洛神是洞悉天地万物和人情社会的神仙,子建的洛神只不过是个冰清玉洁的美人而已。”

我不由得疑问起来:“按你的说法,屈原梦见的是神,子建梦见的是人?”

“对,屈原梦洛神是借神说话而自拟,子建只不过把曹丕的妃子当成洛神来想象力而已。你说,谁大谁小?”

“当然是屈原的主题大,子建的主题小,但子建描写的洛神更细腻、更动人。”我也是读过《洛神赋》的。

“这就是我的结论:艺术性越来越强。”她继续:“那是东汉了,到了唐代,专门艺术描写梦的文字就爆发式增长了,这里的梦,往往是文学中的一个意象、情境中的一个背景、感情中的一种寄托,艺术功能的突出,也使得思想功能的弱化。”

她望着我,仿佛老师的神态:“庄同学,请你背诵几句唐诗中关于梦的句子”

“是,老师”我也是戏精,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是李白的,表达个人对神仙的向往,其实是个人对自由的向往。”她的点评很有老师的风范。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的句子,表达个人思乡情怀。”

我还要背下去,被她阻止了:“停,这不是赛诗会,可以了,要一直背下去,我俩都得废!你看出,他们要表达什么吗?”

“老师,我觉得,他们只是在表达个人情感。”

“回答正确,我只问你,美不美?”

“美”我不忘调皮一下:“像你一样”。

“讨厌”她的表情还是很受用,继续说到:“到了宋词时代,关于梦的描述就更细腻了,最让我感动的是苏东坡悼念忘妻的那首《江城子》,你记得吗?”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每次读到这里,都浮现出具体的画面,被苏轼的情绪所感动,这次也不例外。

“这首词是宋代最好的悼忘词,通过对梦的描写,细节表现出真实,真实表现出感动的力量,在艺术上代表了宋词的最高境界。”

“别忙,老师,您重复一遍,这么重要的东西,我要记笔记”戏要演就要演足:“哎,我的笔记本呢?”

她边笑边说:“严肃点!我们正上课呢!”

我们都整理了一下情绪,喝茶片刻,她继续说到:“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演义、话本、小说的流行,对梦的记述就越来越具体了,当然,从逻辑上说,越具体,内涵越大,其思想性的外延就越小,但是其艺术感染力也更为明确了。”

“请举例说明。”这时师生关系反转了,我仿佛成了老师在问学生。

“好的,庄老师”她转换得也快:“比如,我最欣赏的戏曲《牡丹亭》就是描写梦的,这个梦故事漫长、细节生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是作者对美好女性和美好爱情的寄托,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真正的爱情是美好的,值得人们去追求,哪怕只是在梦中,也会给人生增添不平凡的色彩。也许,作者还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纯粹的爱情,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吧。所有现实都是悲剧,因为悲剧就是把美好打破了给你看!”

望着她自说自话,渐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我觉得她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但我得把她拉回来:“你为什么对《牡丹亭》如此钟爱?”

她回过神来,对我笑笑:“我小时候家乡有个昆剧团,演出过这本剧,我看过,至今难忘。”

“那你为什么不写下去呢?”我觉得这是个好题目。

“主题太大了,我驾驭不了。你想,单纯从资料收集的角度,你要对中国的文学史有广泛的了

状态提示: 第六十八章 梦的艺术史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