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梦碎,我想当暴君啊(2/5)
懂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那个时候深得人心,在他的父皇死后,便继承了王位。然而这一切就要从他接管朝廷后开始变了,变得“众叛亲离”!
当时整个商朝颓势很明显,可谓内忧外患,有着种种很大的弊端,朝堂上的形式也日益严峻,急于呼唤一位强势的君主出现,来稳定朝纲。
纣王在这样的的情况下继位,他强硬的手段很快就将朝堂安稳下来,并且他还制定了许多很好的制度。第一就是他从平民之中选举官员,避免了之前的那些官宦人家的纨绔无能的孩子;第二年就是将当时的世袭制度给予废除,并取得了成功。
然而,正是这些先进的举措,触动了上层贵族集团的利益,然后慢慢演化成了他的失败……
失败的纣王,自然很“合理”地,披上了“荒淫残暴”的形象外衣,这里面少不了敌人的抹黑:
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生死仇敌周人。
周人自季历起便大肆拓土,据《竹书纪年》,“帝武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历命为商牧师。”自此时起,季历先后攻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攻程,攻鬼方。
周王季历的扩张,引起了帝文丁的警觉,帝文丁十二年,杀周王季历。
继季历为王的周侯昌,亦即《封神榜》中大名鼎鼎的周文王,更是变本加厉,帝乙二年,周伐商,败于帝乙。
但周侯昌并不甘心失败,加快了征伐的步伐,征大戎、攻、攻崇、攻黎,引起帝辛的警觉,“为黎之搜”在黎举行军事演习。
亦有人认为是商、周战于黎,拘周侯昌,囚之(音“有”)里。
周侯昌的命运,《史记》、《竹书纪年》、《左传》均说是帝辛有条件地释放了西伯昌,而当代有人说是帝辛英明果决杀了周侯昌。
两代周王的命运,使商周成为死仇。继位的周王发在厘清内政的同时,更理频频观兵孟津,为报仇雪恨。攻伐大商做准备。
然帝辛积威甚重,使周武王畏惧极甚:
第一次观兵孟津,诸侯皆曰可伐,武王却因害怕而托词“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及至牧野大战前夕,周武王仍战战兢兢,不敢应战,是吕尚强迫其出战,才不得已而贾其余勇勉力一战。
《史记》、《竹书纪年》、《左传》以铁铸的事实证明着这一切:对大商的仇恨、对帝辛的畏惧,使得周人不顾一切地诋毁、抹黑自己强大的、天神一般的对手,以建立战略联盟,激起将士的同仇敌忾,减轻自己的畏惧和恐慌。
抹黑帝辛的第二主力是是叛徒、内奸。
“内奸”的队伍是庞大的,但总体可分为两类人:
一类是神棍。
这便是帝辛罪状中的“昏弃厥肆祀”、“弗敬上天”、“弗事上帝神,遗厥先宗庙弗祀”、“郊社不修、宗庙不享”,“慢慢鬼神”等等罪状的由来。
自帝武乙戏弄神,“革囊盛血”以“射天”,至帝辛,四世之中,君权与神权之争愈演愈烈。虽然经四代商帝数十年的奋力搏击,王权占据上风,成为统治主导力量,但神权数百年的无上地位,致使队伍庞大的神棍们不甘心失败,一而再地与王权相抗衡,力图再现伊尹、巫咸等时代超越王权的辉煌。
至帝辛时,由于帝辛的分外的强势,神棍们撼之不动,便勾结外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倒商的急先锋。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一元神教,此时却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基础的主力。
还有一类是王党内部的叛逆者。
这一类人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以或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
这是一群帝祖甲礼制改革的牺牲品。本来,按照商王朝“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这群人是离王位最近的,尤其是微子,是帝乙的长子,本来是最有希望称帝的,而且帝乙在位时也确实有部分大臣拥立微子。
但以太史为首的帝党拥立了帝辛,因为帝辛是嫡子。按帝祖甲确立的礼制,是以嫡长继承制为核心的。先是嫡长子、嫡次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