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六大高手(1/5)
自刎的关羽、自刎的项羽、自刎的石宝,可谓真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豪杰啊!关羽、项羽轮不到了,石宝这种大将,李陵抢着也要收的,可谓在世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这里需注意: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这是《史记》记载又为人所共知的掌故。
然而项羽后来又采取了战术行动,从而使楚军主力在“十面埋伏”之中,成功实现半夜突围“南出驰走”;而“平明,汉军乃觉之”直到天快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王已经逃走。
书接前文: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绐同“诒”,有欺骗、欺诈的意思。)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真是造化弄人啊!项羽依农夫指向而去,便陷入了大片的沼泽地中,项羽等人挣扎了很久才得以脱身。项羽本打算经阴陵,直抵乌江渡口,然后渡过长江,并返回江东。
如此一来,便浪费了宝贵的逃跑时间,迎接他的只有灌婴的追兵。项羽拼死搏杀,最终带领剩余的二十八骑抵达乌江,当然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这个故事夹在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之间,对项羽命运的走向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发挥这种作用的却是司马迁一笔带过的农夫。
小人物改变历史的还有三国时,曹操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本来曹操是弱势,根本不可能赢,可最后他胜利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曾经的一个手下叫许攸,本来一直给袁绍出谋划策,但袁这个人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于是许攸觉得在这里根本没前途,于是投靠曹操。
许攸向曹操提供了袁绍乌巢粮仓的具体情况,曹操据此,连夜派人袭击袁绍的乌巢粮仓,连毁带拿,最终扭转不利局面。
续上,到了此处,史记说: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后自刎而死。
当然也有不同说法,比较可信,《汉书》灌婴传记载:“定远东城搏杀而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