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老兵楷模(1/2)
、、、、、、、、、、
**不是满清末年的**,川军也不是清末赵尔丰手下的川军,故而川军入藏所面临的事态也不相同。
邓龙是江西人,按理来讲和川军没有关系,但朝廷让他镇守西疆,手下一色川军,自然成了川军的代表。
在哪当将军,都要为自己手下的人找饭吃,对于军队而言,这口饭,自然就是军功了,只有军功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至于这个时候率军入藏,是不是拂了九边的面,管他邓龙鸟事,他邓龙是九边一系的人吗?怕九边以后给他使绊报复吗?戚继光能够代表浙系,他邓龙现在就是云贵蜀系,谁都不怕谁。
现在最值钱的军功还是北方的鞑靼,现在对付扯力克,能够从四川挺入**插上一脚,捞上一笔功劳,不干白不干。
“有没有扯力克在乌斯藏的消息?”邓龙问道。
“还没有,现在只知道扯力克原来的人马有不少在乌斯藏,至于扯力克有没有逃回乌斯藏,还不能确定。”副将回到道。
“哼!麻贵和李如松就是废物,这些个人,靠着家里的关系,年纪轻轻当上一方总兵,就以为了不起,一个个容易冲动,做事情不知道先动动脑,让扯力克跑了这么长时间,净给朝廷惹麻烦。”邓龙不屑地说道,不过随即嘿嘿一笑,“不过也好,惹了麻烦让老夫给他们摆平,让他们知道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你就说白了自己是来抢功的不是。”副将内心鄙视道,但心中同样同意,和自家总兵比起来,李如松麻贵这些年轻将领,虽然确实战功赫赫,但是靠着家里的关系成长起来的将领,确实有些毛病,很多时候眼光不够独到。
从俺答汗去世后两人争先恐后如归化城就能看出来,两人立功心切,都想立大功,可是就因此导致当时俺答汗的长,扯力克的父亲乞庆哈率部成功逃脱,没能一次性平定蒙古,让朝廷如今不得不一点点清理。
“九边这帮人,一个个将门世家,打仗确实可以,可惜这帮二代将虽然能打,但到底是有些眼高于顶的毛病。”邓龙说道。
这其实是种歧视,邓龙无限低嫉妒又歧视李如松麻贵这帮人,九边的传统就是将门传承,但说到底也是儿凭借他老的威望一步步爬上来。甭管是麻贵还是李如松,要说在成为一方总兵的道上,没有他们父亲的帮助,那实际是不可能的,很少有人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
这点他邓龙就不是,老邓可是实打实的嘉靖十七年武举出身,从江西调往沿海抗倭,从小校到把总再迁守备,然后是都指挥佥事再到参将,最终到如今的一方总兵,实打实的战功,没有虚假,麻贵李如松这帮父亲就是将军的将领和他是没法比的,就是戚继光俞大猷也是祖上就有世袭的官职,和常人比起来,少了些许奋斗上来的。
所以邓龙简直是大明朝平民成功上的典型啊,尽管现在重轻武的思想还没有淡去,但是对军人而言,拿邓龙作为军人的范例,实在是典型了。如何从一介士兵走向一方总兵,邓龙就是大明士卒上进道上的楷模。
“将军,乌斯藏如今十分混乱啊。”副将提到。现在**红教和黄教的争执,蒙古人支持黄教,势力占优势,但是如今蒙古人被大明打败了,扯力克自顾不暇,黄教的地位自然也不牢固。
“管他们是什么教呢,顺我大明者昌逆我大明者亡。”邓龙冷哼一声道,“老夫是来找蒙古人决战的,藏人要是识时务,就归顺大明,不识时务,跟着蒙古人的,不要怪我大明不客气。”
谁会和大明过不去啊!那个公开支持鞑靼人的土司,坚守自家土堡,像鞑靼人求助,一副誓要组织明军入藏的样。
结果呢?扯力克手下的鞑靼人连个影都没见,就那么一个小小的土堡孤零零地立在那里,让本想借此机会吸引鞑靼人邓龙给气坏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效忠鞑靼扯力克的,还以为是和鞑靼人有联系的,谁知道只是个白痴。
愤怒的邓龙下令,于是大明的虎尊炮弗朗机等各种大炮一直轰,土堡直接就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