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化夷入华(2/3)
轮到高家。“非也”舒国平摇头道,“西南蛮夷所居之地,崇山峻岭,瘴气四溢,派几个书生去,路上便耗死了。纵然到了地方,人生地不熟,蛮语不通,纵然改流,也无济于事”
“那我去说服啥”
“三条一兵二税三商”
大明朝作为“天朝上国”,对于国内外众多的所谓“蛮夷”,总体来说采用了怀柔安抚的政策,这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奠定的政策基调。
首先是周边的小国,皇明祖训中明确了对朝鲜、安南、日本、大小琉球等十五个国家“不征”的国策;其次是蒙元余部,朱元璋否定了中书省迁徙内地的主张,让他们恢复旧业,从事游牧,常加存恤;对国内其他少数民族,也是极尽宽仁,“务从宽减”。
但是,良好的政策出发点并不能必然带来良好的政策效果。时间、人物几个要素一变,这政策的味道也变了。
官府对蛮夷的歧视、凌辱,换着花样儿的横征暴敛,一次次激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抗。比如朱平槿最关注的西南夷,所谓的叛乱、造反层出不穷,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历史。
早在洪武年间,就有贵州水西今黔西县的奢香夫人进京告状。朱元璋惩罚了激化矛盾、肆意妄为的地方武官,而奢香夫人则修了一条驿路作为对皇帝和朝廷的回报。此后西南夷又连续发生多起大规模的造反,造反的规模完全达到了战争级别。大明王朝对于这些造反的蛮夷,一瞬间就扯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转而采取毫不手软的坚决镇压。
嘉靖年间,广西大藤峡断藤峡,今广西十万大山土司造反,著名的儒学宗师王守仁起复为两广总督。他督军进剿,十面合围。叛军凭借深山老林结寨据险,可仍无法阻止官军推进,最后几乎全军尽没,死伤俘获达三十余万。万历元年,爆发于叙州府的汉僰九丝大战。古僰人举族被灭,其地取“偃武修文”之义,改名兴文县。
不断的战争和仇杀,使汉夷之间形成了深刻的民族仇恨,最终被一些像奢崇明、安邦彦之流的野心家利用。奢安之乱,便是四川大乱的开始。
朱平槿设想在泸州打造强大的战争机器,汉夷矛盾不解决,这个设想完全是痴人说梦。要解决这个矛盾,一是政策二是人。最重要的人当然就是今日招见的土司三哥高安泰。至于政策吗,舒国平正在一条条给高安泰阐述。
舒国平详细向他的同窗好友高安泰阐述了朱平槿的少数民族政策。
“兵者,国之利器也不可假于外人之手”舒国平在朱平槿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极了朱平槿思考时的样子。
“蛮夷土司,太祖高皇帝曾有感云皆吾赤子也蠲免赋税,三年一供,亦多为土产。然则赋税全无尔谬矣土司平时聚兵守寨,国家有事,便要自备钱粮,征募壮丁,随军出战石砫秦寡妇,夫死子继,一族男丁,死伤殆尽。何等惨烈”
“我高家在永宁便是如此这不是财税,而是血税”
舒国平压压手,让他的昔日同窗莫要激动“打仗总是要死人。但这兵只能由国家来养。”
“就像我天全土司营一般拿俸禄领军饷”高安泰疑惑问道。
“正是泸州在我王府治下,土司再不能聚族为兵。泸州卫要在九姓和叙永等地捡兵入营。汉人土司和懂得汉话的蛮夷,可以直接进入护商队。不通汉话者,可以组成独立连。”
“如董卜连否”高安泰问。
“不错有一连则编一连。有一营则编一营。”
“那土司以后怎么办”高安泰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世子道,兵民分开以后,土司等同地方一州一县,治民而不领兵。但不同之处在于,土司世袭不变。除非他们造反”
叙府、泸州以南原有四个土府东川今云南曲靖会泽县、乌蒙今云南昭通、乌撒今云南威宁县、镇雄今镇雄县。这四个土府与土司并无两样,都是治民带兵。兵民分开之后,新的土府、土县与原来的土司相比,权利显然小了些。
“等同地方,那岂不是要交税”高安泰问道。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