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他们不会撤退(1/2)
为啥还有站着的呢,因为火箭的力量太大,会把人体射穿再钉进冰冻的土地里。如果后面有人离得太近,就会被串在一起。赶巧了这两具尸体都不会倒下,靠着箭杆支撑就那么诡异的站在原地。
“看来标尺还是有点用的,大郎,派人坐吊篮出去清点一下大概人数,敌人应该不会很快再发起进攻了。”
尸体最集中的就是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死在这一区域,近处和远处的尸体明显要少很多。至于说城墙下面,好像一个都没有,刚才那些霹雳弹白扔了。
“那这些伤者……”将大郎没吐,但看得直咧嘴,眼神都不敢定在一处,只能扫视。
“伤者不要碰,让他们多喊一会儿。这是在为我们唱赞歌呢,假如是他们赢了,现在喊的就是我们。大家轮流下去喝口热汤,顺便传令再吐往城外吐,赶紧派人冲洗赶紧,冻上就弄不掉了。”
别看洪涛指挥打仗时像个棒槌,面对如此惨状却毫不动容,倒是看到城头上一片片的呕吐物才皱起眉,好像这些污渍比尸山血海还令人难受。
人数很快就清点回来了,大致是九百多人。肯定是大致,那十多个下去清点的厢役一个个吐得脸都绿了,误差在正负二百洪涛觉得很合理。
三波攻势发射了四百多具马蜂窝,每具三十二支就是一万多支巨箭,战果很不理想,命中率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平日训练时,二百步距离上马蜂窝的命中率应该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说实战中命中率还得降低二倍多。
“是本官的失误,王大,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要把标尺错开,远近搭配才对。”为什么命中率会有如此大幅度的降低呢,洪涛看明白了,不是设备原因,而是使用方法不得当。
上百具马蜂窝、几千支巨箭都以一个角度发射,散布的面太小了。在敌人用密集阵型进攻时,火箭的散布越广杀伤力反倒越大,这和平时训练针对小范围目标的原理完全相反。
火箭不用太考虑密集程度,因为它是相对无限破防的,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盾牌和甲胄能阻挡。所以单位范围内箭矢密度太大就是浪费,射中一箭和射中十箭的效果基本相同。
发射频率也很关键,太快了反而不美。因为人不是机器,是会害怕的。
第一波马蜂窝就已经把敌人的信心打垮了,当前面的人往后跑时,第二波马蜂窝的标尺应该调得更远一些。在逃命状态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跑出博尔特的速度。
最后就是发射角度问题,如果马蜂窝是在平地发射,可以不考虑前面那些问题。可现在是五六米高的城墙,距离只有不到一百米,这个夹角救了很多夏人士兵的命。
夹角越大火箭的散布范围就越窄,这个问题也得写入战后总结,做为一种新装备的使用经验传授下去。
“大人不必自责,如此战绩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夏人恐怕是要真的撤军了,再攻下去只是徒劳。”
蒋大郎可能很少听到领导主动认错,或者说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错。从发射到结束不到一炷香时间,近千名悍卒死伤殆尽。
如果这个效率还算低的话,多高算高呢?夏人恐怕也是小觑了这座城,连试探性进攻都没有,直接就派出了主力,想一鼓作气拿下。要是他们能耐心一些、谨慎一点,这场战斗指不定打成什么样呢。
“撤军?刚进攻了一次就撤军?”洪涛对蒋大郎的判断很是不解,上万人跑了七八天时间才赶到,光搭建营寨就搭了一天多,打十分钟仗就撤了?对方这位将领的心也太宽了吧,难道不该想想其它办法吗?
“此处夜晚滴水成冰,若是再有风雪侵袭,再想退就不好退了。一旦粮草耗尽,不用攻打就会自行溃败,到时候谁下令也没用。对方驮马数量不多,又没有牛羊跟随,加上来回路程五日是极限。现两日已过,除非大人的马蜂窝耗尽。”
经过刚刚的交锋,蒋大郎已经把信心恢复满满,比原来还满。他算是想明白了,帅司大人会不会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