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第703章 英国人的生意之道(2/3)
麻烦的事情,那不是看你的本事和成绩了,关系的远近,是否有同僚的帮衬,都是大问题。由于长老们打乱了江南的布置,南明实在无法出现,原因很简单,那些王爷们自己不敢了。
于是,没有了互相统属的权威后,南京无法指挥江南其他的省份,事实上,几乎连扬州,连长江以北都指挥不了。
但是,这升迁的道路也就此封死了。
大明朝没有宋代时候,从地方一直干到中央的进士系统,中央的官员基本上都被庶吉士那群牲口把持。
这就有些过分,大家都是全国前三百名的学生,如果运气好,说不定换个机会,换个考题,换个考官,中状元的就是我了。
都是从几千人几万人了杀出来的精英,谁差谁啊。
后世有一部电影,说里面吴孟达中了状元,回到家中,搂着两个老婆,口口声声说,两位娘子磨豆腐辛苦。
这简直就是扯淡了,能去帝都考科举的,怎么看也没有穷人,一个巨人,怎么样都是一方富豪了啊。
科举这玩意,许多人已经看得很明白。
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通过科举传播教育,而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会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那读书人安定,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
帝都可以开启恩科,招录了好几百准公务员,现在使用的非常开心,道理就是如此。
入主帝都的,此时可不是什么外人,起码长老们虽然搞出了许多发明,但一直以来还都是汉人样子,自然无法引起太大的反弹。
作为一个福建人,叶国泰消息还算灵通,在传统观念中,福建是一个民情犷悍之地,古来就多盗匪,其实主要还是福建地少人多,人活不下去了只能铤而走险,所谓闽,就是在家一条虫,出外一条龙,根本问题还在那个倒霉地方。
地主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反动地主?
官方定义在于: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
难道这就是罪过,会被变成坏人了吗。
这是一种生产模式,甚至在上古中古时代,算是进步,算得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那一波。
但是到了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后,却变成了最最落后的象征。
所以,地主就是那群,依靠地租过日子,同时依靠儒生身份攫取权力,影响国政,保护自己的利益的人。
地主绝对绝对不会喜欢海外殖民地,更不会喜欢铁路,喜欢一切改变生产关系,让他们的地位受损的事务,这根本不是赎买就可以做到的。
封建地主之所以是封建的,就是因为人家依靠土地,是可以得到金钱得不到的政治地位的。
地主和商人是不同的,虽然地主也经商。
地主不必讲信用,对于科技的进步也兴趣不大,除非是壮阳术。
比如说,郑芝龙是一代枭雄,一个海盗,海商,纵横中日两国,消灭了刘香等海上巨盗,独霸了东方海洋,怒怼荷兰人等西方势力,让其不得不按照郑芝龙的规则行事。
此人的信仰严重脱线,信仰了诸如天主教,日本人的神道教,拜妈祖,自己的祖坟还挪动了据说是福建最好的一处风水宝地,他儿子还拜在大儒手下学习……
一个活曹操啊。
可是这样一个枭雄,最后的一个举动,却让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当南明小朝廷倾覆之际,他不但没有想办法维护这个小朝廷,反倒热脸贴上了满清,在满清的招纳下,亲自跑去了北亰城。
结果他去了北京,他儿子郑成功在福建根本不肯投降,将郑芝龙至于了一个十分尴尬和危险的境地,最后凄惨而死。
这种海上枭雄的道德观当然不可能跟南明小朝廷死心塌地,可莽撞的跑去北京,怎么看都是一步昏招,很难想象会出自郑芝龙这种枭雄之手。
随着接触的越来越频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