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 4(2/2)
得动刀枪就算作民勇的一员,四五十万百姓中,除去剩下的老弱病残,可以编练民勇三十万。民勇不需要太多训练,只需要参加农闲时的集训和每年两次的会操。不到最后关头,民勇是不需要上战场的。之所以要坚持定期训练,是居安思危,让他们永远保持军事优先的备战氛围,万一到了紧急时刻,中兴社也可快速的武装起大量的后备兵力。从三十万民勇之中,择其精壮,编为材勇,材勇之数也将近十万,每一堡寨一两千百姓就有数百材勇。材勇可以算常备军,类似于隋唐时的府兵,寓兵于民,平时生产,三日一操练,编制与兵器都比照正军,战时正兵不足时可直接召集上阵。
正军是真正的脱产军队,也是中兴社武装力量的主力。在张镝精兵策略之下,至今也没有扩编太多,总数保持在三万余人,不过优胜劣汰,士卒更加精强。
在流求经过整编,中兴社的军队结构更加完善。编制上,以十名士兵组成一什,由什长带领。五什为一都,设正副都将。三都为一队,由正副队将带领。普通的一个战斗队一般是一百五十人上下,刀盾、枪矛、弓弩手各自约占三分之一。队以上是营,由正副营将统领。一个营就可以看做一个比较基本的战斗单位了,能够独立开展一些中小规模的战斗。每个营除了包括三个战斗队,还配有两个火器队,火器队的人数稍少,大约每队包含两个都,在百人上下。所以一个营的兵力组成基本上是三个战斗队每队一百五十余人,共四百五十余人,加两个火器队,每队百人共二百余人,合计一营在六百余人,满编营如果加上指挥、后勤、文职人员,总人数不下七百。
营的编制还有几种特殊形式,一种是分散在中原各地的独立营,因为离中兴社后方太远,不便直接指挥,一般就地开展敌后斗争,与本部军队有一定差别。另一种是材勇营,一个保几百户人家视青壮人数不同,选拔材勇三四百到五六百之间,一般同一保的材勇编为一营,由保长兼任材勇营营正。材勇营与正军营类似,根据人数编列两三个战斗队,不过火器队略少,往往一队都不到,装备也相对落后些,火铳很少,还在用正兵早就淘汰的火竹筒,火炮就更加罕见了。还有台员、澎湖、望乡石、太平城等地本来有少量驻军是算在正军里面的,现在也都就近编入当地材勇营中。另外,在各地矿山、港口、建设工地还有一些由过去的战俘组成的劳工营和苦力营,一般不算做军事力量。
营以上基本用三三制,也即三个营为一旅,但一旅之下除三个基本营,还增加了一个炮营。炮营的人数稍少,三四百人左右。一般一个三四百人规模的炮营会装备五十门左右的蟾式炮,十门左右的振威炮,三五门虎威炮。
合计一旅之众包括三个基本营、一个炮营,共两千五六百人,各式兵甲器械齐全,并有大小炮数十门,战力已经比较可观了。
旅之上为师,一个师有三个旅,外加少量骑兵,总人数八千左右。常规师骑兵很少,一两百骑而已,显得特别精贵,主要是用来侦查、联络、护卫主将,轻易不安排上场厮杀。
中兴社目前总共就三个常规师,分别由褚世尧、何绍基、李奇三员大将任一、二、三师师长。此外还有一个中兴水师,以陈闵任师长。一个骑兵师,由武部元首胡隶亲自兼任师长。
骑兵师有些名不其实,因为中兴社总共只有不到两千匹马,还要分出数百匹给三个常规师,实际可用的只有一千余战马。这些马大部分都是之前的战斗俘获,最多时曾有三千余,但因作战伤亡及浮海运输、生病损失等,如今减少了三成以上,而又难以补充。因为流求等地本不产马,只能冒着很大风险,花大价钱向北方的敌人控制区买马,可行性不高。所以堂堂一个骑兵师,号称有五千人马,但实际却是五千个人一千匹马,平均一个骑兵五天才能轮到一次骑马的机会,每次还不能超过半个时辰,免得金贵的马屁累瘦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