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封王(2/3)
上闻。一时天心仁爱,悯其情,命有司缓之。王七怯然若服,青山愤其轻于狗也,计擒王七而收其众,称渠魁焉。”当时,李青山去大路口赶集,遇到一贫苦百姓和大路口附近的大户戚姓人争执,青山爱打抱不平,遂问其缘由,原来是百姓欠戚姓大户银两,因无钱还债而遭其奚落。
李青山问明情况,摸摸口袋恰巧未带分文,就在集市上朋友处借了一些替百姓还债,但戚姓人拿到钱后又将其扔到地下,并侮辱青山:你一杀猪屠子,银钱尽是腥味,老子不要。
青山心头火气,与其争论起来,那戚姓大户仗着离家较近,招来数人围攻青山。
青山恼怒,加之众人历数那戚姓人借危屯粮等种种恶行,青山决意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怎奈人越聚越多,局面渐渐难以控制,竟致失手将戚姓人打死。
当时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群情激奋,势如薪火。青山虽失手伤人,毕竟人命关天,在众人怂恿下,李青山无奈聚众起义。
李青山被拥戴为首领后,在起义队伍中建立了编制,封东平秀才王邻臣为军师、武艺师艾双双为当家大元帅。另外,还分封了黑虎庙元帅、临湖集元帅、戴家庙元帅、梁山元帅、猩猩屯(今兴屯)元帅、花蓝店元帅、肖皮口元帅、油篓山元帅。起义军活动地区,沿运河北至临清,南到扬州的沙河店。
李青山起义以后,其主要活动就是劫持漕运。自元代开凿会通河,梁山遂成为南北漕运的必经之地。在梁山东北处的安山等地建有船闸,过往船只必须在此排队等候过闸,控制安山闸便等于控制了漕道,在梁山劫漕是十分方便的。对李青山劫漕之事,《明史·张国维传》有载:“崇祯十四年夏,山东盗起,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泊,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稗说》中记载劫漕之事较为详细,“梁山素多水,灌莽颇深,与漕渠密迩,安山一带又犄角东南,粮艘至例侯闸,闸层次栉比不断,里即衔尾,维河干又候蓄水盈渠,始放舟。粮艘日集梁山侧,青山令从贼索米,每艘计石,廉其所携货轻重,而什取三,始放箭行,无敢越者。”
李青山起义,有一定的偶然和被动成分,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其主导思想并非为了推翻明朝的统治,而是想借起义引起朝廷重视,通过招安谋求一条实现其抱负的道路。
所以在他起义后不久,便开始了寻求招安的机会。
明相周延儒因复官从宜兴沿运河北上,途经梁山。李青山认为时机已到,打算面见周延儒,并通过周达到受皇帝招安的目的。李青山谒见周延儒谋求招安之事,《明史·张国维传》有记:“周延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稗说》对此记述更详细、更生动,言“会宜兴相公再被召,舟过之,青山兄弟裹甲拥百骑出,列河干请曰:‘传语相公,梁山泊李青山欲造请一言,幸毋相讶。’公不能却,勉就见。青山马上俯身执手曰:‘武人不谙礼,且在野次,愿相公恕我,此地不能多陈,乞相公一临山寨,当有大事相干也。’立命一舆至,舆卒数人促公登。公私度曰:我大臣也,初入国固无利害相加,拒而不纳,饴示惧,已往听之。乃谓仆从曰:‘东平郡吏手版进侯,为语赴李将军约,当来前途尚有谕,少待之毋令遂归。’公至梁山寨,青山预已肃从贼行,列旗帜金鼓,盛其军容以待。纳公座,率头领数十人拜堂下。公起谓曰:‘予奉诏难久留,汝曹有何大事速陈我,苟力可致奚难。’青山曰:‘某等为凶岁所迫,铤而走险,聚至多人,县官岂能忘情我辈。但今天下大乱矣,关之内外,河之南北,兵甲连年。我辈身处父母之邦,邀结子弟,无非守此土以外御耳!相公归朝,乞奏请青山等罪犯,赦其往而录之,愿自当一勇为天子捍山左臂,众所望也。’公慨然曰:‘上悬赏破寇亟,若曹果革心归命,脱得成功,封侯之爵可坐致。予何惜一言收众杰耳?’青山送公还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