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 >> 120. 子弹的空腔效应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02388/

120. 子弹的空腔效应(2/2)

“停滞能力”释放在最佳状态,是子弹射入体内后,不规则的翻滚碎裂,撕裂人体组织,把所有的动能都倾泻到人体内造成破坏的能力,这才是真正致命的。

还有就是射击距离过远,子弹的动能和稳定性都相对减弱了,击中人体时因为受到顿挫而产生翻滚,这样一来也会产生空腔效应,但原理不同。(前者是高压气体,后者是子弹翻滚。)

所以,低于400米的距离,子弹动能高,穿过人体,造成贯穿伤,前面留下一个不大的弹孔,后面的弹孔会大一些,比较难以致死。

当然这里说的是日本三八步枪的小弹头,65的弹头;而且只是有幸没有被打中要害部位,被打中头部胸部等,再小的弹孔,死亡的概率也非常高。

而98式步枪792的弹头,在近距离射击时候,会造成弹道创伤的空腔效应,高速运转的弹头进入肌体。

弹头在贯穿人体时,由于运动介质发生突然变化,弹头发生失稳,但仍存速很高,并向其周边运动,这样创道就要比弹头的直径大数倍甚至十数倍,这就是瞬时空腔。

同时随同弹头一起进入人体的高压气体遇到人体硬组织、受顿挫从射入孔反弹出来(弹头射入孔就成了气体射出孔),使射入孔产生十字形或星芒形炸裂,这时射出孔面积大概是射入孔的二、三十倍。

而800米开外后,子弹的动能释放过度,按照古语说是强弩之末,即使打中目标,不能造成最佳的“停滞能力”,子弹勉强停留在人体里,不能造成致命的效果。

这些专业的知识,教官在课堂上也接着讲了,还是把三狗听得心惊肉跳的,不过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接受这些的残酷,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接受。

还是默默的接受强度训练吧,比如延续以前的老方法,在枪口上挂个装满水的水壶,双手举枪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来一个小时,练持枪的臂力和稳定性。

还有在身体快速移动(行进、跑步、寻找隐蔽和依托物),在身体失去重力的时候(比如在地上坡上翻滚时候),也能保持持枪对准目标的准确性。

李教官把这些都结合在一起,训练大家,比如先是拆枪装枪,持枪在设定有堑壕的山地阵地里,自己计算目标的距离,做出反应并射击。

快速跨越多个障碍,在身体翻滚的同时,开始装弹,在依托下,对着固定目标,静止射击;在隐蔽前进的过程中,对着固定目标击发射击。

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对移动的目标(一般用绳子吊着晃动的人形靶)进行射击。中途还要假定手中的枪受损,在固定一个地方,换某个零部件,再继续进行。

每人的成绩由时间、击中目标的次数和要害部位等组成,三狗的成绩还算不错,中上水平,不引人注意,也不至于丢人脸面,属于很低调的那种。

但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在周围都是行家里手的背景下,还能达到这样的成绩,算是很厉害了,这里面除了三狗自身的努力、不停的训练外。

还有是知识的力量,三狗毕竟是在那个年代的中学生,知识结构和基本面已经打好了,正如房子的地基打的不错,框架就自然做的很快很结实。

所以接触新事物后的理解速度和深度,都比很多老兵同学好很多;还有一个是从小摸爬打滚练出来的身体,作出了身体的基本保障。

(本章完)


状态提示: 120. 子弹的空腔效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