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 第095节 西安行 3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01833/

第095节 西安行 3(1/4)

蒋纬国在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放开手脚干大事”,必须得到蒋介石的绝对信任,自己身为他的儿子,得到他的信任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轻而易举的,但想得到他的“绝对信任”,还需要再加一把劲,甚至要“耍花招”。曹操的儿子们里,一开始曹操最宠信曹植,可最后却立了曹丕,就因为曹植失去了曹操对他的绝对信任。眼下的西安事变,正是蒋纬国表达“忠心”的一个不容错失的大好机会,蒋纬国不只要对蒋介石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孝敬,还要表现出下属对上级的“赤胆忠心”,只有这样,蒋介石才会绝对地信任蒋纬国。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这对蒋纬国来说完全就不是问题,因为对蒋纬国来说,忠跟孝是一回事,但两者却又不能真是同一样东西,必须要叠加起来,才能起到双倍的“忠”或“孝”的价值。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扣押,生死未卜,这个时候就是蒋介石部下们“选择站队”的三岔口,在蒋介石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时候仍然选择忠于他,等蒋介石猛虎归山,地位和前途还用说?因为这场劫难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但如果蒋介石死了,选择效忠蒋介石的人就一无所有;如果选择“效忠新君(何应钦)”,蒋介石死了,肯定大红大紫,蒋介石没事,就彻底倒霉了。站队,就是押注,是把身家性命和下半辈子前途作为赌注进行一场豪赌。举个例子,贺衷寒和邓文仪这两人,都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原本都十分被蒋介石信任和器重,贺衷寒还是“黄埔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陈赓和蒋先云),但这两货在这场事变中都站错队,站到何应钦那边,上蹿下跳地为何应钦摇旗呐喊、助势壮威,结果蒋介石脱难后,这两货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蒋介石从西安回到南京后,见到贺衷寒直接破口大骂,骂得他失声哭泣,蒋介石则愤恨地道:“你哭?滚出去哭!”至于邓文仪,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第十五期的毕业典礼上检阅毕业学员,邓文仪跟在后面,蒋介石突然回头,当众讽刺道:“你处处跟着我走,是否觉得漂亮些?我不想看到你这副嘴脸,你给我滚下去!”受此奇耻大辱的邓文仪在无地自容之下,回家后痛哭流涕,差点儿用蒋介石送他的中正剑自杀。这两人的仕途后来一直都是蜗牛爬山。

原先的历史上,利用“西安事变”证明自己忠心并从此平步青云的人里,最突出的就是戴笠。蒋介石被张学良扣押后,戴笠惊慌失措,因为他负责情报部门,居然不知道张学良“这个阴谋”,从而导致蒋介石身陷险境,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高层里很多人都大骂戴笠是“饭桶”,一些原本是黄埔军校教官或前几期毕业生的高层更是大骂戴笠这个“学弟”:“委员长/校长要是出事,第一个就把你脑袋拧下来”。毋庸置疑,如果蒋介石有事,戴笠会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蒋介石没事,戴笠还是吃不了兜着走,一个玩忽职守、工作不力的大帽子扣到他头上后,他肯定要倒霉。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戴笠心一横,不顾手下人的劝阻,亲自坐飞机去西安,摆出一副“誓与校长共生死”的势头(戴笠是黄埔第六期毕业生),并且还写下了一份催人泪下的遗书,说“我此去西安,必无生还之理,唯有效忠领袖,万死不辞”(这份遗书后来被蒋介石看到了,蒋介石大为感动)。到了西安,在见到蒋介石后,戴笠立刻扑通跪倒在地,哭泣道:“校长您处分我吧,学生没保护好校长您的安全。”蒋介石为此而非常感动。实际上,戴笠这一步棋走得非常高明,也非常狡猾,他不去西安,肯定没好果子吃,要么蹲大牢要么失宠失权,去了西安,如果死了,起码能留得美名,如果没死,既能抵消掉他情报部门出错的大责任,也能趁机证明自己的忠心。果然,西安事变结束后,戴笠备受蒋介石宠信,甚至戴笠后来生病住院,蒋介石还特地委托宋美龄代表他去看望。戴笠因此而成为了“人生赢家”。

蒋纬国此时要做的,就是历史上戴笠做过的事(戴笠在这个时空里

状态提示: 第095节 西安行 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