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节 风云涌动 3(2/2)
复研究后,不认同贵方提出的这个请求,因此要进行婉拒,对此,我方深表遗憾。”施佩尔惊愕不已:“小蒋先生,我们上次不是谈得很好吗?你个人也表示同意...”
“是。”蒋纬国连连点头,“我个人是表示同意的,但在反复研究后,我方认为贵方提议存在很大的难度,必要性也不高。首先,想要在短时间内成为技术娴熟的工人,前提是文化水平不能太低,起码高中学历,很遗憾的是,我国教育十分落后,文化普及率非常初步,大部分基层百姓都是文盲,拥有高中学历的青壮年虽然有,但确实不多,一下子组织百万人,难度太大,可以说,一下子就把我国青年里学历较高者给搜罗一空了,毋庸置疑,如此举措,会导致我国本土的建设和发展事业受到很大影响。施佩尔先生,德国缺人,中国其实也缺啊,中国虽然不缺人,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就非常紧缺了。种田,当然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文化,但是到工厂里做工,特别是重工业、化工业、军工业,没有较高的文化是不行的。我们如果把本土百万知识青年送到德国,岂不是本末倒置?我们本土也需要越多越好的知识青年啊!”
施佩尔默然地点了点头。
“其次...”蒋纬国继续道,“运力也难以保障。中德之间的贸易来往只能使用远洋船只,那些船,从德国来到中国时满载着中国急需的武器装备、机器设备,从中国返回德国时则要满载着德国急需的工业原料、战略物资,说白了,来的时候装得满满的,走的时候还是装得满满的,哪来的多余运力可以运送上百万人口呢?其实,与其挤出宝贵的运力从中国向德国运输人口,还不如多给德国运输德国急需的钨砂、猪鬃、桐油、石油,对吧?”
施佩尔轻轻地叹口气:“小蒋先生,你说的有道理,只是...”他对他的构思很恋恋不舍,不太愿意轻易放弃。
蒋纬国也轻轻地叹口气:“我们感激德国的友善和真诚,只是,客观条件所限,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啊!我们也渴望早日让中国强盛起来,但是,这种事是需要按部就班的,不能操之过急、揠苗助长的...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施佩尔神色失望地点点头。
双方商讨了十多分钟,气氛仍然是友好的,结果没有像以前那样一拍即合、皆大欢喜,蒋纬国代表国府婉拒了德方的这个看似能互利双赢的合作提议,施佩尔很失望,但表示理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