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 临阵磨枪(3/6)
一半属于东方航空公司,一半属于国军空军,此时用来运兵,自然比船更迅速便利。一架ju-52运输机可运载18名轻装士兵,但这款运输机是德国飞机专家为德国军人设计的,而中国军人要比德国军人矮小瘦弱一点,所以一架ju-52运输机其实能运载24名中国军人,如果“再挤一挤”的话,一架ju-52运输机可以运载近30名中国军人。2一次性能运载超过2500名官兵。蒋纬国当初向德国大肆购买运输机,目的跟他投资船运是一样的。蒋纬国本打算用运输机空运桂军部队的,但被白崇禧婉言谢绝了。“奇怪!桂军有飞机不坐,非要坐船、坐火车甚至走路?”蒋纬国一开始没想明白。
知道这件事的萧爻给蒋纬国指点迷津:“桂军已有第21集团军在上海前线浴血奋战了,并且伤亡很大,桂军第11集团军在路上,如果第11集团军坐你的飞机,就会更快到达前线,自然就会更快被填进上海绞肉机里,所以,坐船坐火车走路虽然慢点,但‘慢也有慢的好处’。”
蒋纬国顿时恍然大悟,随后心头不是滋味:“这不是消极避战嘛!”
萧爻不置可否:“既是也不是。桂军目前总共2个集团军(后期还会建立第16集团军),总不能都消耗在抗日前线吧?李长官、白长官他们还要靠桂军来保护他们的桂系势力,肯定不能把老本都拼光,桂军两个集团军,投入一个,还有一个准备投入,已经是很深明大义了。更何况…”他看着蒋纬国,“你怎么知道校长不是在故意借日本人的手,消灭掉桂军的精华?”
蒋纬国又心头发冷又心生反感:“妈的!中国人互相暗算的手段真是防不胜防!”
由于桂军“不愿意”坐飞机,川军坐船就行了,所以蒋纬国把飞机用来运滇军。滇军在七七事变前共有6个旅,由于滇军统帅、云南省军政主席龙云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滇军这6个旅的装备都很精良,训练水平也很不错,这两方面都大大超过川军,抗战爆发后,滇军6个旅被编为3个师,3个师被编为第60军,由滇军二把手卢汉率领出滇参加抗战(肯定是留下一些种子部队留守云南省老家的),全军4万余官兵,其中60的官兵是彝族人(龙云、卢汉以及滇军三个师长里的两个都是彝族人)。此时,南京吃紧,除了短时间内不能动的上海国军外,能够增援南京的部队就是刘峙部第2集团军、李品仙部第11集团军(桂军),以及坐飞机到南京的卢汉部第60军(滇军)。——如果不是蒋纬国的运输机,在原先历史上,第60军是在南京沦陷后才会抵达华东前线,随后参加徐州会战并在台儿庄战役中表现出色。
因为日军兵临城下,南京的国军统帅部一下子成了南京城防司令部,原先对全国地图乃至世界地图进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一干上将大员们此时都急忙“大材小用”,从思考如何保卫整个国家改为思考如何保卫事关自己性命的南京城,匆匆忙忙间,蒋介石自任南京城防司令,本来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何应钦自然成为城防副司令,宪兵部队副司令萧山令被任命为参谋长,蒋纬国弄了一个司令部参谋的职务,但他的实权其实比副司令何应钦还大。当蒋介石跟着一干上将大员们急急忙忙地思考如何展开这场完全是提前爆发的、让他们深感措手不及的南京保卫战时,蒋纬国则忙着整顿部队,时间已经刻不容缓,组织部队才是根本。
蒋纬国先去找了金陵兵工厂厂长李承干,让他立刻准备好军械库里的武器弹药,然后去找了宪兵部队副司令萧山令。国军宪兵部队司令是“国军宪兵之父”谷正伦,但谷正伦“因病”前往武汉就医(其实是装病去武汉躲避战火),所以南京地区的宪兵部队目前由副司令萧山令统管。“宪兵部队有多少兵力?”见到萧山令后,蒋纬国顾不得寒暄,开门见山发问。
萧山令知道时间紧张,因此也直奔主题:“目前在南京的宪兵部队共有5个团,分别是第2、第5、第10团以及宪兵教导团、宪兵教练团,总兵力5000余人。”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