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愈战愈烈(2/6)
p>蒋纬国点头:“嗯,一种不需跑道、可以垂直起飞和降落的新型飞机,与现在的固定翼飞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取出一叠文件资料,“几乎所有列强大国都在研制这种飞机,德国起步略晚,但眼下却走在最前头。德国的安东·弗莱特纳、海因里希·福克、乔治·乌尔夫、r·施密特等航空科学家都在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幸好…”蒋纬国突然间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德国军方对直升机反应十分冷淡,所以我打算在重庆建立一个直升机研究所,邀请德国的直升机科学家们来重庆,朱先生你作为我们中国方面的科研代表,跟德国专家们联合研制,朱先生你的任务是一方面研制直升机,一方面要借助这场合作给我们中国培养出更多的直升机专家。”他说着又大笔一挥,签了一张支票,“这里是三百万美元,交给你作为首批资金,以后缺什么都来找我。”朱家仁接过支票,激动不已:“好,我一定完成任务。”他想了想,问道,“我们直升机是为军事研制的吧?”
蒋纬国笑道:“当然了,眼下我们国家是战争第一、前线第一,直升机肯定也是一样的。朱先生,虽然直升机也有着广大的民用前景,但目前就是作为军事武器来研制的。你也清楚,我们的国力军力跟日本都有着巨大差距,只能发展不对称武器来弥补,直升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还有,朱先生,直升机先重点发展运输机这个机种,不指望能够研制出武装战斗直升机。”蒋纬国很清楚,直升机在二战时期虽然已经问世,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限制,性能不高,不可能做到像后世的黑鹰、阿帕奇那样威风凛凛地对敌军的地面人员、坦克展开排山倒海式的低空打击,二战时的直升机非常脆弱,用高射机枪就能打下来,因为此时科学水平不能给直升机研制出又轻又坚固的防弹合金装甲,所以,蒋纬国打算重点研制出运输直升机。
朱家仁肃然立正并敬礼:“交给我吧!”
蒋纬国回礼并微笑道:“好好干吧!”
朱家仁是历史上的“中国直升机之父”,他在1944年开始正式着手研制中国的直升机,并且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在1945年秋研制出中国第一款“蜂鸟”直升机,综合性能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当时最好的美国直升机。至于此时的直升机研制局势,德国是世界第一,美英法等国都进展缓慢,至于德国军方的态度,德国空军对直升机基本上不太感兴趣,因为此时的直升机还处于原始状态,缺点一大堆,看不出有发展前景,德国海军原本对直升机很感兴趣,因为德国海军原打算发展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部队,而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宣称“全德国会飞的东西都归我管”,德国海军只能把目光放在“又会飞又不归戈林管”的直升机的身上,但是,蒋纬国出使德国时为德国海军“指点迷津”,德国海军现在已经对航母完全没了兴趣,转而把所有兴趣和精力都放在潜艇以及飞弹(火箭/导弹)上,自然也对直升机失去了兴趣。蒋纬国正好可以“乘虚而入”,来一手楚才晋用,让德国的直升机专家们“德国开花中国香”。
送走踌躇满志的朱家仁后,蒋纬国前去紫金山,视察刚从平津前线回来的第918团。
平津会战结束后,国军在冀省战场上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被日军追着打,一直退到冀南的邯郸、邢台一带才稍微站稳脚。参加平津会战的五十多万国军里,伤亡了十五万余人,退到冀南后,属于大西北军、小西北军、东北军的部队就地休整,构建“黄河防线”,阻挡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进一步南侵,晋绥军部队退回山西省,构建“太行山防线”,阻挡河北省日军向西侵入山西省,中央军部队则全面南撤,返回南京。撤回来的中央军部队包括薛岳的第19集团军、汤恩伯的第13军,以及蒋纬国的第918团和第10炮兵团。——“黄河防线”以黄河为天堑屏障,黄河北岸的部队由大西北军、小西北军、东北军组成,黄河南岸的部队是韩复榘的山东省鲁军,第一第五战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