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节 养伤 2(3/4)
么凶恶的人,不会干出残忍的事情,第二他比较重感情、讲义气,但第二个“优点”导致他容易感情用事,做重大选择时经常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最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为张学良实力在三位一体里是最强的,所以西安事变没有他的主导,是不可能发生的。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明面上是为了抗日,实际上,他一方面是为了抗日,一方面是希望重圆“东北王”的旧梦,当初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他完全没有认清实际情况,贸然地下令不抵抗(首先,不抵抗命令并不是蒋介石下的;其次,即便蒋介石暗示张学良不要抵抗,张学良自己也该抵抗,这根本就是他的天职),导致东北军无家可归,东北全面沦陷,眼下,他必然会后悔,会悔恨,懊恼自己当初的幼稚决定造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他自己也有点傻眼,另外,寄人篱下哪里会有自己称王称霸更逍遥快活?所以他非常急于早日抗日,早日打回东北老家,既能收复国土,也能夺回他自己的根基地盘;还有一方面就是全国各界对他的抨击唾骂,把他骂成“不抵抗将军”,让他长期生活在惶恐、悔恨、焦虑中。就好像一个在无知中闯下弥天大祸的小孩,脑子一热,为了弥补过错,继而会鲁莽行事,最终不但没能弥补过错,还犯下更大过错。除此之外,打着抗日旗号发动事变,也能占领道德制高点,即便张学良以后发现自己犯错了,也会闭口不提自己的私心,口口声声地坚持自己只为抗日。
张学良本人是有“逼蒋抗日”的想法的,同时,杨虎城和中共一直在做着他的思想工作,另外,东北军里的很多将领和官兵也是希望早日打回东北的,并且东北军里有一个组织叫“抗日同志会(简称抗同会)”,这个抗同会是张学良创建的,目的是建立东北军的内部领导核心,实现其深刻改造东北军的目的,并且该组织在性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组织,成员大多数都是东北军里的少壮派青年军官,这些人一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思想激进,认为蒋介石是不抗日的卖国贼,认为东北会沦陷、中国会受欺凌都是蒋介石造成的。因为思想激进,所以该组织有股盲目蛮干的势头,使得创建人张学良自己都对其不怎么能控制得住了。作为对比,日本军界里也有很多这种由激进分子组成的组织,“九一八事变”就是这种组织擅自干出的。无论是东北军里的激进组织还是日军里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一样的:思想激进、胆大妄为。
抗同会跟杨虎城等其它势力一起,不断地鼓动张学良,时间长了,张学良自然受到影响,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因为他脑子简单),以为别人跟他一样只是为了抗日(其实他自己也动机不纯),不知道别人有着别人的目的,于是他就被别人当枪使,鲁莽地发动了西安事变。
在原先的历史上,西安事变是这样发展的:张学良成功地扣押了蒋介石,他头脑简单(所以被蒋介石派去“剿共”后居然被中共说服得“反水”),只想让蒋介石停止剿共、国共联合、一起抗日,根本就没想到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张学良是不可能杀蒋介石的,一来他虽然没本事,但他本性并不凶残,二来他对蒋介石是有感情的,他跟蒋介石是结拜兄弟,中原大战中,因为他站在蒋介石这边,蒋介石才能一举打败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彻底成为全国最强势力,蒋介石待张学良不薄,张学良感怀在心。蒋介石被扣押后,杨虎城、东北军很多高层、抗同会、中共很多高层(包括毛主席。在西安事变第二天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态“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毛主席主张公审处决蒋介石),都强烈要求杀掉蒋介石,但张学良坚决不同意。虽然杨虎城、抗同会、中共都觉得张学良“意气用事”,但也没办法,张学良实力最强,蒋介石在他手上,他不肯杀,别人没法杀。十多天后,经过多次谈判,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引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