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兄弟暂别(2/2)
知府衙门,而仲逸则在翰林院,谁也无法直接插手:兵部与都督府的事儿。只能从长计议了。
“我明日便到王府向裕王殿下请示,朝廷这边,有袁侍郎周旋,但愿能尽快得到准许”。
仲逸上前向李序南安慰道:“只要办妥,兄弟我即刻来榆林府,到时,我们二人再做一番事业”。
樊文予在一旁打趣道:“你们尽管去,反正也就一年半载的事儿,京城这边,有我照应着”。
……
次日,仲逸如期去往裕王府,辗转半天,才说起去榆林府之事。
“仲侍读,果真与众不同,一个翰林,偏要去西北榆林府”。
朱载垕不解道:“既是为了解民情,又为何要单单选榆林府呢?”。
或许,这是裕王的一句无心之言。
也或许是他:另有所指。
严士蕃插手榆林府煤矿之事,以裕王的能量与人脉,想必早有耳闻。
对仲逸来说,他基本不用担心这一点:裕王对严氏把持朝政,极为不满,这在朝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既然在裕王府做侍读,仲逸自是要向朱载垕说的,瞒是瞒不住的,不过,即便如此,裕王是不会从中作梗的:他巴不得有人将严氏连根拔起。
随意一问,自然也要随意一答了。
“启禀殿下,榆林府北邻鞑靼部,两地气候与水土也更相似些,对于了解鞑靼军作战,或许有用”。
仲逸一脸游山玩水的姿态:“况且,下官从小到大,还未去过榆林府呢,顺便也长长见识”。
既是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好,这个忙,本王帮你”。
朱载垕笑道:“本王自会向父皇说明,只是你回京后,还得继续做王府的侍读。到时,也讲讲在榆林府的所见所闻”。
太好了,要的就是这句话。
…………
从王府出来后,仲逸去往若一当铺。
他向罗英交代:随李序南一起去西北榆林府,行程李序南已安排妥当。
当铺地事儿,还是由老姜头打理,有地瓜在一旁协助,再雇个伙计,也能忙的过来。
仲姝也早已上街而去,特意为回乡所需备些礼品。
他们商定:二人同行回凌云山,之后仲逸回扬州。返程时,再从凌云山一起启程、回京。
此次离京,除与家人团圆外,还有要事:向师父凌云子请教眼下局势,求他老人家指点迷津。
对仲逸而言,这都是他之前安排好的,眼下也只是正常行事而已,并无任何异常。
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便是袁若筠了。
自从上次被袁炜一番试探之后,再也没有了袁若筠的消息、
不用说袁炜定是吩咐下人将她看管在府中,二人日后怕是再难见了。
认识一个人或许很容易,但要忘掉一个特别的人,或许,就没那么容易了。
尽管仲逸已铁了心:不再与袁若筠见面,但还是会时常想起她。
那怕这种想起,更多的是一种牵挂。
袁若筠此刻的心情如何,仲逸不得而知,但必定不会好到那里。
他曾经想过再找袁炜谈一次,但见袁炜对此事缄口不语,便也不再说什么。
当初,袁炜一口一个‘假如’,且还只是问问仲逸对此事的‘态度’,并未提及父母之命,更为谈到其他细节。
此举,自是随时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如此一来,即便仲逸没有应承,袁炜也不算丢脸面,毕竟当时只有他们三人,而他也只是‘试探’。
况且,冲凌云子的这层关系,他这位堂堂礼部侍郎,也要继续维系二人之前的关系。
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如此也好,过些日子,要离京去榆林府,或许再次回京时,袁若筠的婚事:已有着落了”。
仲逸叹道:“就让时间,来冲淡一切吧”。
本书来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