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末之天下》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汉末之天下 () >> 第294章 “经神”郑玄(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01430/

第294章 “经神”郑玄(下)(1/2)

郑玄投马融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弟子们的讲授。

尽管郑玄胸中所藏学识已经远远超过了马融的“高足”。但郑玄谨记先圣的话“三人行,必有吾师”。

他仍旧专心听讲,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

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郑玄当场很快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

当时马融最器重品德高尚的卢植,他感慨的对卢植说:“吾等皆不如也。”

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对于篇籍的奥旨寻微探幽,无不精研,终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七年,因父母老迈需要归养,就向马融告辞回山东故里。马融此时已经感到郑玄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甚至会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从马融那里归来,郑玄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已经对百家之学无所不通,天下闻名。

许多人千里迢迢的来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

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

建宁元年,刘宏登基,第二次党锢之祸随之到来。

朝廷下诏各州郡查究党人,凡“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现居官位者,一概免职禁锢。

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又曾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视为党人。

郑玄被禁锢后,绝了仕进之路,便杜门不出,隐修经业,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遍注群经的工作,教导弟子。

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今古文经不仅经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解说和观点差异甚大。

秦始皇焚书后,汉代有一些老儒生凭记忆背诵出来一些经文,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并整理出来,叫做“今文经”。

西汉成、哀之世,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书,发现了一部用古籀文字书写的《春秋左氏传》,再加上由孔壁所得的《仪礼》、《古文尚书》,和当时尚未立于学官的《毛诗》,便成了古文经的主要经典。研习今文经的,叫今文学派,修读古文经的,叫古文学派。

随着时间的迁移,古今经文逐渐水火不相容之势,发展到相互指责、论辩,相攻如仇。

后来,古文经也被立于学官,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两派的斗争更加经常和激烈了。

到东汉时,今古文经并行,古文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郑玄进入经学界,正是处于今古文学派激烈斗争的形势之下。

郑玄先后师从第五元先、马融都属于古经文派系,按理说郑玄应该倾向于古经文。

但郑玄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

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遍注古文经,注重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个今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

在受禁锢期间,他注释与着书“几百余万言”,他的注解,被称为“郑注”。

郑注出现以后,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便逐渐不再为天下人所信了。

郑玄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世人称其为“郑学”。

天下士人转而崇尚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纵观古今,郑玄在经学发展使上做出的贡献无与伦比。

马融当初那句话也应验了,郑学确实超过了他,更超过了卢植。

杨赐、陈寔、蔡邕都是举世闻名大学者,或许在别的方面比郑玄突出,但在经学方面,郑玄毫无疑问是第一。因为他是两汉经学集大成者。

后世将他供奉为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

郑玄带领一众弟子,来到阴馆地界,自然瞒

状态提示: 第294章 “经神”郑玄(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