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族中对(2/3)
海升平,何来的生死之事?!”“四海升平?!”辛羸摇了摇头:“怪不得有人说我辛家迟早也要步上柴家的后尘,空有丹书铁券,却养了一堆酒囊饭袋!”
“十一郎!”辛蘖语气重了起来。
辛羸依然目光灼灼的盯着辛蘖,没有丝毫退缩:“族长怕是久居这堂皇阁楼,忘了百姓离苦了罢?如今的大宋,真的称得上四海升平么?范六丈公的庆历新政才过去几年?河北之地,契丹连年南下打草谷,致使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更遑论西夏对我大宋山河虎视眈眈,就连越南李日尊也别有心思,这样内忧外患的大宋,能称得上四海升平?!”
“胡说八道!宋与辽乃是兄弟之国!西夏与大宋亦有联系,越南更是我大宋附庸!至于黎民百姓,不知礼义,欲壑难填,何来的内忧外患?”
“宋与辽是兄弟之国?族长真当我是三岁小儿?!我三房诸人可就死于族长口中的兄弟之国!”辛羸愤愤起身。
辛蘖突然一阵沉默,良久,才开道:“十一郎有些不同了,好像长大了。”
“做了一个梦,梦中做了一世人!”辛羸淡淡的解释。
“庄周梦蝶?”
“不,是到乡翻似烂柯人!”
辛蘖目光闪烁:“刘禹锡的诗好啊!”
“永贞革新或许更好!”辛羸低眉顺眼。
永贞革新乃是刘禹锡几人主持的一次改革,辛羸这话,颇有点借古言今的意思了……
“永贞革新?”辛蘖皱着眉头,手指轻轻的敲打着石桌:“你是想说大宋该革新了?”
辛羸内心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绕回来了:“大宋的确需要革新,可辛家更需要革新!”
“大宋当如何革新?”辛蘖问道。
“……!”
辛羸满脸尴尬,他可记不太清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了,而且他也不是专门学历史的,所以,虽然时常感慨惋惜北宋,可真要让他把北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他又真真是无能为力了。
再者,他说这番话的重点是想引到辛家的,从而引出大房霸占田地的事儿啊,这老小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但此刻显然是关键时刻,好不容易让事情有了转机,如果辛羸能在这个问题上回答得让辛蘖满意的话,兴许会有意外收获呢?
例如,让这个从来不管事儿的族长,在祠堂定论的时候,坚决支持自己?
“呼叫中州百科全书!”辛羸在内心低呼起来。
随即,辛羸脑海中那本巨大无比的书籍自动翻开,停在了其中一页前面。
果然就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迅速扫了一眼,默默的记下以后,辛羸开始高谈阔论了。
“我大宋之弊端有三,为冗员,冗兵,冗费,官家曾整治过西军厢军和禁军,可依然远远不够……”
叽里呱啦一大串各种各样别开生面的想法一点一点的从辛羸的嘴里透露出来。
辛蘖也从一开始的毫不在意变成了满脸的凝重,以至于最后的目瞪口呆。
还好,辛羸只是将王安石变法的大纲给说了出来,要真是照着百科全书念出来的话,辛蘖估计会把辛羸解剖了好好研究研究。
“十一郎,够了!”辛蘖伸出有些颤抖的手,制止辛羸继续说下去。
“可是小子说错了?”辛羸低下头。
“没有,你说的很对,只是,若不为相,若没有官家倾力支持,便不要再想此事了。”辛蘖重重的呼出一口气。
“为什么?”辛羸装出一脸不解的模样。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大宋好起来的……王安石的想法与你相同,却没你这般周到,他上书官家,依然没被采纳……”
说到这儿,辛蘖陡然转开了话题:“说吧,你来此想跟我商议的三房生死之事!”
“大房于三年前以代为照管的名义霸占了我三房的田地,我想十日后祠堂定论拿回来!”
“呵呵,初生牛犊不怕虎,你还不明白大房在辛家的位置。”辛蘖看着辛羸,不管如何聪敏,终究是个孩子。
辛羸淡淡一笑:“我自有办法,只是来跟族长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