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面对群殴(1/2)
是肃三郎找来的禁军五虎是京城二十多万禁军里非常优秀的武艺教头,他们的基础功夫非常扎实,都是四品以上的军职,是在军队里靠军功一步步从基层升上来的,尤其擅长团队格斗。
他们就是被肃三郎找来阻止杨小山拿武状元的。以他们现在的地位,根本不需要考什么武进士,但别人也说不得什么,毕竟靠军功获取高位的人想来补个功名也不好阻拦。
殿试就不是会试可比的了,考场设在紫禁城演兵场,由皇帝亲自监考。从参加会试的几千名武举人中挑选出成绩最优的一百名参加殿试。
会试的前十名作为种子选手,共分十组,每组十人。十人在圈内混战,最后还站在圈中的人晋级下一轮,只能一人晋级。从小组晋级的人最后一次,按离开圈子的顺序,最后一人为状元,照此类推排出最后的名次。
杨小山为会试第六名,他作为种子选手,分在己组,也就是第六组,苏灿是会试第十九名,他分在壬组,也就是第九组。
看上去种子选手被分在了不同的组避免了一开始就强强对话,但混战的方式其实并不利于种子选手。十个人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作为成绩最好的种子选手必然是其他人首先要攻击的目标,谁叫你最显眼呢?把最强的先打掉,剩下的人才有出头的机会,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懂。
所以殿试混战的方式一直都很有争议,但为什么一直都没改?一来、靠山过硬有权有势的考生可以事先或软或硬的买通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帮手,这个规则还是有利于关系户的,二来朝廷选拔的是军事人才,战场上笑到最后的才是人才,在十人中能脱颖而出不但要有过硬的实力,还要考验你连横合纵的智力,和武场上对形势变化的判断力。
最后能在十人中脱颖而出者必然有他常人难以超越的一面,这样的考试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走在紫禁城通往考场的路上,杨小山感慨万千,前世的他小时候曾经和父母来过这里旅游,记忆已经不深了,还剩下的印象就是旅游的人实在是太多,人山人海的多,而且故宫很大,走完故宫脚都站不稳,痛得要死。现在他已经今非昔比了,经过太多的磨难脚上的老茧厚得踩在小石头上都没什么感觉,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能走路,走个十里二十里的路都不是事。
殿试一上来太监宣读皇帝的圣旨,这是惯例,每一届都要照本宣科地读一下,大意就是皇恩浩荡,特选出优秀人才为国尽忠,举子们要感谢皇上的恩典一展所长云云。
不过让考生意外的是这一届主考官咸丰皇帝并没有露面,而是由恭亲王代劳出任主考官。说起来是意外也不意外,自从太平天国把湘军打的七零八落,威震江南后,咸丰就像换了一个人,以前一直勤政的他生出了一种挫败逃避的心态。就好比一个学生一直用功读书,但考试成绩不但没上去反而越考越差,这个时候心态就崩了。
咸丰就是心态崩了,他对政务是越来越没心情,开始今朝有酒今朝醉,贪图享乐起来,白天听戏班子唱戏,晚上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自我麻醉。用以镇痛的鸦片烟他是越吸越多,不加克制了,从内心他自己已经放弃自己了。
所以恭亲王作为咸丰的弟弟前来殿试,没有人奇怪,咸丰自己来,大家才奇怪。
恭亲王本是一个闲散亲王,几乎没什么权利,咸丰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他都没有参与权,但现在咸丰疏于朝政了,果然如杨小山所料,他也怕肃顺独断超纲,以后不好控制,所以与肃顺不和的恭亲王终于有机会露面了,这次让他主考武举殿试就是一个信号。
恭亲王看上去心情不错,也非常平易近人,来到考场和诸位考生见面。
有不少考生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官,更何况是皇亲国戚,心情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小山当然没有那么激动,因为在肃三郎的婚礼上他就见过恭亲王。可他万万没想到当恭亲王经过自己的时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